实现车路协同落地应用须“对症下药” 兴业投资:非农重挫美元 硅谷银行破产雪上加霜 IPO观察 |乔锋智能IPO申请即将上会:去年12月被法院裁定冻结存款超200万元、多次用个人卡收“公款”、收款金额高达千万元 沙伊复交+重要活动助推,一带一路迎多重催化!机构称此类企业有望基本面和估值共振,这家公司"双重"受益丨研报plus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浦发硅谷银行回应:有独立经营的资产负债表 惊蛰至 春耕忙 沪农商村镇银行金融春雨滋养田间地头 200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名单,中长期布局优质标的来了!行业分布集中,这类公司有望形成戴维斯双击|只炒消息 数字化转型下,贵州茅台不一样的节气“酒” 交银国际信托转让大河西城市棚改35.33%股份 湘潭城乡建设集团接盘 荣盛按下复产“加速键”,奋力抢工期,全力保交付 3月13日外汇交易提醒:硅谷银行事件弱化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元延续下跌,欧银加息预期提振欧元 技术赋能丰富产品 消费金融助新市民奔向美好生活 银河期货首席策略分析师 | 硅谷银行破产,对金融和期货市场有什么影响? 呈元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加速打造AI+合成肽药物研发平台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完成国内首个算网SPN T-SRv6跨域编排试点 对冲基金大佬阿克曼:更多银行可能倒闭 2月金融数据解读:社融好于预期,居民短贷高增 樾见西贵 始于天元 北京城建“龙樾系”全新样板间,焕新四环西贵之地 腾讯再申请微信刷掌商标 图案与之前不同 大模型AI掀商业银行“头脑风暴” 人工智能能否重塑银行核心竞争力? 从植物基盖开启“种草”循环,伊利金典发起“中国有机种草节” 银保监会整顿房贷转经营贷乱象!有银行已准备行动,中介转贷高利神话幻灭 厦门国际银行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助农直播 助销八闽特色商品千余单 服务老人儿童 长虹虹魔方率先推老人电视及学习电视 “21大连万达MTN001”于3月13日起进行回售 并上调利率至6.6% 龙光集团获纳入沪港通及深港通股票标的,3月13日生效 大幅加仓!欧洲资管巨头出手,增持中国核心资产! 最后半天拯救窗口!硅谷银行倒闭震荡波未停 全球监管商量对策 沪深港通股票范围扩大 标的名单调整今日生效 巴菲特又卖对了?车圈降价潮突袭,基金经理最新解读,这个热门赛道贝塔或已见顶 金融数据利好持续超预期!两会后A股走势如何?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全美炸锅!硅谷银行再爆猛料,爆雷前抢发年终奖?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嗜血"收购刷屏:狂砍40%!英国坐不住了? 凝聚起新时代昂扬奋进的力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扫描 SVB“援军”来了!美联储出手托底 储户可取回全部存款 硅谷银行破产,对A股有何影响?机构火线解读 上周ESG公募基金全线回调泛主题主动型相对稳健 风口金选|甲流来袭,一人份检测试纸60元被指割韭菜 A股这些公司推出新冠/甲流/乙流三联检产品 福岛核事故12周年,日本排海计划遭国内外反对 头部晶圆厂纷纷扩产 半导体设备或将成为本土化焦点 有点难!亲测买个人养老金保险:银行APP上架产品少,自营平台也可能卡在支付环节 对造假“露头就打”确保统计数据清清白白 每周金选|中核钛白全资子公司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致5人死亡;特变电工1-2月净利同比增长73%左右;爱旭股份扭亏为盈 每日金选|广立微加入UCIe产业联盟;国立科技变更证券简称为“泉为科技”;永兴材料净利润同比大增612.42%,盐湖股份、川宁生物净利润分别增超200% 带你回顾“代表通道”上的“好声音” 前中物院工程师创办的盛景微科技 因科创实力两次遭上交所问询 竺延风被免职:东风汽车走近“机会之窗” 湖北超级购车补贴震荡波:BBA白菜价传言四起,“国六A”标准倒逼传统车企 山东产业升级样本:聚合模式放大平台经济效应,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近50亿产值 蓝光发展新增逾期债务21.53亿?新增涉案金额5.18亿 深圳首个不限购区域来了!业内称“没有官方文件,但外地人早就不限购了”
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实现车路协同落地应用须“对症下药”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受访者供图

随着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近两年发展迅速,“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如何协同已成为国内自动驾驶产业落地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成本更低、商业落地更快、安全性能更优,是车路协同的三大优势。但目前车路协同在落地应用时也受到许多关键因素制约,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对症下药”。

车路协同跳出了车的局限,将目光投向路端。即在单车智能的前提下,配合以智能的道路,通过路测感知,解决单车感知不足等问题。作为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西安)负责人,赵祥模和他的团队从2009年起围绕车路协同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与测试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多项前瞻性成果。

成本更低、商业落地更快、安全性能更优,是车路协同的三大优势。从技术层面讲,超视距感知和群体协同优化是单车智能难以做到的。数据显示,通过全域智能协同和配合,把所有车辆、道路设施、甚至行人纳入一张云网络,可将交通拥堵减少60%,短途运输效率提高70%。——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

谈产业现状

车路协同推进智能交通体系快速发展

新京报:自动驾驶是近两年来业内关注的焦点,在多个企业进行商业化试点之后,大家得到共识——车路协同成为关键点。目前,国内车路协同的现状是怎样的?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赵祥模:如何推动智能汽车发展?我认为全面推进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是关键。近年来,伴随着科技创新步伐,车路协同技术发展也在向前推进。

据我所知,今年2月初,苏州绕城高速S17智能网联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即将成为国内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目前,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接驳小巴也已经在上海、无锡、西安、成都、福州等处落地,覆盖机场、园区、市政道路等多个场景。这些都是车路协同技术探索的生动体现。

客观而言,当前单车智能已经难以满足智能驾驶基本的安全性,车路协同的推进不仅弥补了单车智能的缺点,还推进了智能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综合各地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车路协同技术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当然,时空对齐、超低时延、可信交互、测试评价等技术壁垒,也是制约车路协同的核心关键问题。诸如商业模式难以闭环、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难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新京报:要实现让“智能的车”借助“灵活的网”驶上“智慧的路”,还有哪些路要走?

赵祥模:我认为,让“智能的车”借助“灵活的网”驶上“智慧的路”,在很多地方都需要持续迭代优化。比如,首先就是智能汽车必须具备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当前,需要通过车载环境感知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之间的高可信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环境感知能力。这样就需要集成传感器和通讯设备,嵌入相关芯片和软件,使汽车成为一台强大的“移动计算机”。

配套的智慧公路建设也是核心要素。据我所知,目前全国也已经有二十多个省市开展了智慧公路的建设。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公路具备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的能力,智慧公路将为车路协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让“智能的车”借助“灵活的网”驶上“智慧的路”,我们还要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结合,共同打造一个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聪明的车+智慧的路+高效的云+可靠的网”全面融合,将进一步突破单车智能的技术瓶颈,引领新一代高速公路的发展变革,极大地提高交通安全、效率、舒适性和便利性。

谈研究重点

车路协同技术需构建统一的系统架构

新京报:你们团队在车路协同方面做了很多前瞻性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和应用?下一步有何研究重点?

赵祥模:自2009年起,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围绕车路协同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与测试领域,先后完成了从体系架构设计、关键技术突破、原型测试系统搭建到产品研发的全面工作。团队先后提出了基于泛在交通信息服务概念的车路协同系统架构和技术体系,将先进的协同感知、泛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运用于交通信息服务领域,实现交通信息与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

团队主持开发了世界首台基于虚实结合和整车在环的自动驾驶汽车室内快速测试大型装备,攻克了高覆盖度的典型及极限虚拟测试场景快速构建、虚拟场景中传感器感知数据高保真模拟、基于场景的自动驾驶汽车功能测试评价等关键技术。其中,主持研发的“车载智能终端网联感知与接入关键技术”在危化品运输、营运车辆监管、基于ETC的车辆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新京报:车路协同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效率、环保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对于车路协同建设,你有哪些建议?

赵祥模:成本更低、商业落地更快、安全性能更优,是车路协同的三大优势。从技术层面讲,超视距感知和群体协同优化是单车智能难以做到的。数据显示,通过全域智能协同和配合,把所有车辆、道路设施、甚至行人纳入一张云网络,可将交通拥堵减少60%,短途运输效率提高70%。

目前车路协同在落地应用时也受到许多关键因素制约,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对症下药。

比如,构建统一的标准体系,才能实现车路协同感知、计算、通信、服务、应用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同一层级不同模块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目前车路协同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不同企业的产品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再比如,车路协同技术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系统架构。当前,发达国家基本建立了车路协同系统的体系框架,定义了一系列应用场景,开展了一些试验和应用,但是我国的车路协同系统架构暂时还未建立起来,因此需要跨界融合建立一个统一的车路协同系统架构从而促进车路协同的规模化应用。当然,出台较为明确的技术路线图,形成可持续的产业政策,为车路协同应用保驾护航,也不可或缺。

谈ChatGPT技术应用

ChatGPT不足以使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实现

新京报:最近,科技圈最火的话题莫过于ChatGPT,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你认为ChatGPT能让自动驾驶更快实现吗?

赵祥模:我认为ChatGPT是目前最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之一,这项技术也已经引起了科技圈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自动驾驶技术不仅涉及语言理解,还涉及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虽然ChatGPT可以帮助车辆识别交通信号、理解驾驶员的语音指令等,但它本身并不足以使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实现。要实现自动驾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技术和安全因素,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的来说,ChatGPT是一项富有潜力的技术,可以在许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但是,它本身并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与其他技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等复杂任务。

新京报记者 陈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