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起伏,债市走强,“资产荒”行情再临?| 固收首席论市 春风送暖传书香,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行动走进内蒙古赤峰 收评:两市走势分化沪指涨超1% 权重蓝筹纷纷走强 公募增配信用债,市场再现黑天鹅,硅谷银行破产波及债市 盘点硅谷银行破产危机始末:“黑天鹅”究竟是从哪里来? 靴子落地?西陇科学公司、子公司担保未及时披露再收交易所函件 当AIGC遇上元宇宙,一个双向奔赴的故事开始了…… 实现车路协同落地应用须“对症下药” 兴业投资:非农重挫美元 硅谷银行破产雪上加霜 IPO观察 |乔锋智能IPO申请即将上会:去年12月被法院裁定冻结存款超200万元、多次用个人卡收“公款”、收款金额高达千万元 沙伊复交+重要活动助推,一带一路迎多重催化!机构称此类企业有望基本面和估值共振,这家公司"双重"受益丨研报plus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浦发硅谷银行回应:有独立经营的资产负债表 惊蛰至 春耕忙 沪农商村镇银行金融春雨滋养田间地头 200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名单,中长期布局优质标的来了!行业分布集中,这类公司有望形成戴维斯双击|只炒消息 数字化转型下,贵州茅台不一样的节气“酒” 交银国际信托转让大河西城市棚改35.33%股份 湘潭城乡建设集团接盘 荣盛按下复产“加速键”,奋力抢工期,全力保交付 3月13日外汇交易提醒:硅谷银行事件弱化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元延续下跌,欧银加息预期提振欧元 技术赋能丰富产品 消费金融助新市民奔向美好生活 银河期货首席策略分析师 | 硅谷银行破产,对金融和期货市场有什么影响? 呈元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加速打造AI+合成肽药物研发平台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完成国内首个算网SPN T-SRv6跨域编排试点 对冲基金大佬阿克曼:更多银行可能倒闭 2月金融数据解读:社融好于预期,居民短贷高增 樾见西贵 始于天元 北京城建“龙樾系”全新样板间,焕新四环西贵之地 腾讯再申请微信刷掌商标 图案与之前不同 大模型AI掀商业银行“头脑风暴” 人工智能能否重塑银行核心竞争力? 从植物基盖开启“种草”循环,伊利金典发起“中国有机种草节” 银保监会整顿房贷转经营贷乱象!有银行已准备行动,中介转贷高利神话幻灭 厦门国际银行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助农直播 助销八闽特色商品千余单 服务老人儿童 长虹虹魔方率先推老人电视及学习电视 “21大连万达MTN001”于3月13日起进行回售 并上调利率至6.6% 龙光集团获纳入沪港通及深港通股票标的,3月13日生效 大幅加仓!欧洲资管巨头出手,增持中国核心资产! 最后半天拯救窗口!硅谷银行倒闭震荡波未停 全球监管商量对策 沪深港通股票范围扩大 标的名单调整今日生效 巴菲特又卖对了?车圈降价潮突袭,基金经理最新解读,这个热门赛道贝塔或已见顶 金融数据利好持续超预期!两会后A股走势如何?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全美炸锅!硅谷银行再爆猛料,爆雷前抢发年终奖?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嗜血"收购刷屏:狂砍40%!英国坐不住了? 凝聚起新时代昂扬奋进的力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扫描 SVB“援军”来了!美联储出手托底 储户可取回全部存款 硅谷银行破产,对A股有何影响?机构火线解读 上周ESG公募基金全线回调泛主题主动型相对稳健 风口金选|甲流来袭,一人份检测试纸60元被指割韭菜 A股这些公司推出新冠/甲流/乙流三联检产品 福岛核事故12周年,日本排海计划遭国内外反对 头部晶圆厂纷纷扩产 半导体设备或将成为本土化焦点 有点难!亲测买个人养老金保险:银行APP上架产品少,自营平台也可能卡在支付环节 对造假“露头就打”确保统计数据清清白白 每周金选|中核钛白全资子公司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致5人死亡;特变电工1-2月净利同比增长73%左右;爱旭股份扭亏为盈 每日金选|广立微加入UCIe产业联盟;国立科技变更证券简称为“泉为科技”;永兴材料净利润同比大增612.42%,盐湖股份、川宁生物净利润分别增超200%
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 >

预期起伏,债市走强,“资产荒”行情再临?| 固收首席论市

财联社FICC推出《固收首席论市》栏目,为债券投资交易人员提供精选的固收首席分析师最新市场观点,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提供价值信息,抢抓机会,规避风险,敬请关注。

财联社3月13日讯(编辑 毛乐彤)本篇节选观点将就两会期间债市走势进行讨论。

华泰固收 张继强/仇文竹/吴宇航:政策降温、高频修复遇冷,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修正,叠加阶段性供求失衡,债市强势

上周债市表现强势,主要源于几个因素推动投资者修正经济增长预期。具体来看,一是,经济目标5%左右,意味着为完成目标无需“大干快上”;二是,2 月CPI 低于预期,虽部分源于春节错位,但引发“通缩”担忧;三是,高频修复降温,尤其是地产和汽车。总之政策降温、高频修复遇冷,投资者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修正,是近期债市强势的宏观背景。叠加低价信贷替代信用债供给,中小银行、理财、保险等配置压力较大,供求失衡导致市场对利多消息更敏感。

债券强势与信贷开门红形成鲜明对比,本轮信贷表现是量升价跌,主要源于银行有很强的扩表压力。但实际中我们看到:1)大行低价放贷抢占份额,信用债融资被低息信贷大量替代,净供给减少。但贷款里仍有“水份”存在,比如放贷资金转手买大额存单或理财的行为,并未进入实体。2)中小银行放贷困难,面对基建等项目,中小银行无法与大行竞争,金融市场部业绩压力因而增大,部分银行加大对利率债和当地城投等高收益资产的配置力度。3)大行信贷实现了高增速,流动性因此被大量消耗,资金利率中枢抬升、波动加大。总之债市阶段性供求失衡使债券走势偏强。

债券偏强走势能否延续?目前,高等级信用债利差、二永债等再次回到低位的背景下。债券偏强延续,主要关注点有三。关注点一:本周将有2000 亿MLF 到期,央行大概率超额续作且幅度不低。此外,3 月跨季资金面面临挑战,预计资金面呈现波动加大,分层明显的特征。关注点二:2 月信贷数据延续开门红,预计后续大行投放进入“量增价稳”阶段,关注信贷持续性问题。此外二季度末到三季度需要关注房地产修复、国内库存周期、出口恢复会否再次扰动市场预期。关注点三:政策进入观察期,后续关注新总理答记者问,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地产汽车等行业政策,以及政治局会议政策取向等。

天风证券 孙彬彬/廖翊杰:面对超预期的信贷社融数据,长端利率反映平淡

市场一开始交易强预期、弱现实,或者说强政策、弱数据,所以数据偏弱并不影响债市调整。年初以来,特别是春节以来,市场开始交易经济修复的验证以及持续性,2022年12月以来信贷社融持续走强,市场从质疑总量,到质疑结构,再到质疑可持续性,这个过程中,弱预期与强数据之间,市场偏向弱预期定价,这是信贷社融数据走强,但是债市不为所动的直接原因。

结合更长时间的历史观察,十年国债与社融信贷背离时,往往可以观察一下PPI,这个时候可能PPI的走势和利率的相关度更高,虽然也有例外。PPI反映库存周期变化方向。市场在关注经济改善的持续性和结果,关注库存周期修复的进一步明确信号,从同比数据观察,金融条件在改善,但仍无法让市场确认经济修复的持续性,所以需要社融和PPI的双向验证。

市场不会交易某个固定的指标,而是交易总体宏观重心。在经济修复阶段,往往需要社融和PPI的同步走高,才能确认经济修复的状态,才会带来长端利率的调整。

华安固收 颜子琦/杨佩霖:判断资产荒行情为时尚早,但方向“似曾相识”

从实际表现来看,尽管当前信用债市场静态收益率持续走低,但整体仍要高于2022年初水平,同时资产荒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因素共同叠加的作用,当下判断资产荒行情仍为时尚早,但其发展方向已是“似曾相识”。

“资产荒”能否形成?——关注以下变量:1)债券供给,核心在于供给是否会放量,目前来看城投批文端储备充足,而批文端的改善相较于2022年初即是最大的不同;2)投资需求,从一级市场投标情况来看,尽管相较于去年末有环比改善,但较去年年初同期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投标热情并未显著提升;3)资金面,2022年资金面的超预期宽松是导致资产荒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从社融数据来看,前2个月信贷表现相对强势,资金面整体偏紧,当前仍不构成资产荒的主要推力,后续仍需关注货币宽松预期的落地情况,以及是否会引发新一轮超预期的宽松。

做好准备,迎战可能突然出现的“资产荒”行情——回过头来看,资产荒现象的出现尚难以预判,但通过2022年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对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进行提前布局准备,一方面,短久期品种票息策略仍相对优质,在做好风控措施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挖掘收益;而另一方面,在区域择券方面,经验表明中等区域的尾部地市以及弱区域的中尾部地市仍难以完全受到资产荒行情影响,尤其是在当下风险偏好整体下降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尾部区域的估值风险仍当保持关注。

中金固收 许艳 王瑞娟: 2月以来利差变现结构性资产荒特征显著

1月非金融类信用债利差压缩主要集中于短久期高等级。2月信用利差压缩集中于短久期低评级和中长久期。城投债1月利差压缩集中于3年中等评级,2月利差几乎25全面压缩,1年AA2曲线压缩最多。

(资料来源:中金固收)

短期规模增长,波动风险可控。短期看,利率风险边际下降,理财净值压力相对可控。

经过去年底以来的调仓,目前期限错配、流动性错配压力均相对低一些。现金管理类和混合估值产品的增量一定程度上弥补赎回压力。

近期现金管理类和混合估值产品规模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净值的稳定和收益率的吸引力。后续规模增幅和持续时间取决于能否存在成规模的符合产品需求的资产。

配置行为短期化。配置需求集中在中短端,后续修复可能会集中在违约风险可控的中低隐含评级主体的中短端债券品种。

结构性资产荒的可能择券方向:2-3年中高等级择券、二永债波段操作和适度下沉、短久期城投下沉/中等区域或弱区域核心城投择券、国有地产/产业择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