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又卖对了?车圈降价潮突袭,基金经理最新解读,这个热门赛道贝塔或已见顶 金融数据利好持续超预期!两会后A股走势如何?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全美炸锅!硅谷银行再爆猛料,爆雷前抢发年终奖?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嗜血"收购刷屏:狂砍40%!英国坐不住了? 凝聚起新时代昂扬奋进的力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扫描 SVB“援军”来了!美联储出手托底 储户可取回全部存款 硅谷银行破产,对A股有何影响?机构火线解读 上周ESG公募基金全线回调泛主题主动型相对稳健 风口金选|甲流来袭,一人份检测试纸60元被指割韭菜 A股这些公司推出新冠/甲流/乙流三联检产品 福岛核事故12周年,日本排海计划遭国内外反对 头部晶圆厂纷纷扩产 半导体设备或将成为本土化焦点 有点难!亲测买个人养老金保险:银行APP上架产品少,自营平台也可能卡在支付环节 对造假“露头就打”确保统计数据清清白白 每周金选|中核钛白全资子公司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致5人死亡;特变电工1-2月净利同比增长73%左右;爱旭股份扭亏为盈 每日金选|广立微加入UCIe产业联盟;国立科技变更证券简称为“泉为科技”;永兴材料净利润同比大增612.42%,盐湖股份、川宁生物净利润分别增超200% 带你回顾“代表通道”上的“好声音” 前中物院工程师创办的盛景微科技 因科创实力两次遭上交所问询 竺延风被免职:东风汽车走近“机会之窗” 湖北超级购车补贴震荡波:BBA白菜价传言四起,“国六A”标准倒逼传统车企 山东产业升级样本:聚合模式放大平台经济效应,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近50亿产值 蓝光发展新增逾期债务21.53亿?新增涉案金额5.18亿 深圳首个不限购区域来了!业内称“没有官方文件,但外地人早就不限购了” 王青:降价促汽车消费,关注当前更要着眼长期 椰树集团直播间试水180天:从美女跳舞到猛男带货,线上销售未见起色 关爱“银发族”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适老金融服务在行动 深交所:发布3条数字经济细分主题指数 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融资升温 L4难落地 投资人开始拥抱商用场景? 上汽大众ID系列直降4万元?回应:属实 坚守价值 共创未来——北京银行与鹏华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投教基地 “300”成财富密码?20cm级牛股逆市频出,创业板月内风格复盘,这些行业或成关键点 新能源汽车召回量创新高!每召回4辆汽车就有1辆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中信银行全面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鲍威尔国会发言时间短但影响大,刺激市场强烈预期3月加息50基点! 走进环东中心村 普及金融知识——上海农商银行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特斯拉正寻找4680电池合作厂商优化生产 这两家A股公司赫然在列 燕赵财险因未经审批设立非保险子公司领罚单,董秘、副总经理等担责 美方又将五家中企和一名个人列入制裁名单 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 美国裁员风猛吹:1-2月裁员数创2009年来新高 科技业首当其冲 受新车投产交付影响 2022款极氪001开启退定通道 友邦保险2022年总收益191亿美元 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5% 国潮有浦·浦发半马节燃情启动!金融赋能美好“申”活 中国充电联盟:2月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涨54.1% 秘密文件泄漏!德媒:欧盟预计德国经济未来极其脆弱 硬核技术!欧陆通携多款服务器电源产品方案亮相ODCC浸没液冷高峰论坛 国家医保局:2022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 苏州一楼盘可“0首付”购房?实为买家申请装修贷抵首付 央行: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 同比多增5928亿元 两会再提促家电消费 苏宁易购三场大会夯实“家消费”主场 日产奇骏EGR控制阀故障频遭投诉 厂家回复称仅为偶发故障 台积电2月营收降至52.8亿美元 环比继续下滑但同比仍保持增长 深圳控股附属公司向股东一笔3.1亿元贷款展期至2024年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巴菲特又卖对了?车圈降价潮突袭,基金经理最新解读,这个热门赛道贝塔或已见顶

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近日声势浩大的车企降价潮,传导至股票市场引发汽车股巨震,3月10日当天,A、H股市场汽车股纷纷大跌,多股日内跌超5%。

而若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尽管年初出现反弹,但近半年汽车股整体呈震荡下跌趋势,汽车ETF下跌超20%。半年前开始的股神巴菲特对龙头股的减持,能否看成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还有待商榷,但目前投资界对于新能源车企贝塔行情的远去似乎已成共识。

产销矛盾引发车企降价潮

“整车环节其实压力非常大,原有玩家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还有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新品牌不断进入,谁能走出来很难判断,盈利增长也无法长期保证”,去年8月,华南一位基金经理曾对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表示在2023年补贴退坡之后,车企可能会陷入价格战。

今年1月,特斯拉率先打响电动车价格战的第一枪,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起售价分别降至22.99万和25.99万,最高降幅达4.8万。随后,问界、小鹏、零跑、岚图等造车新势力相继调整售价。

近日,最高补贴达9万的东风汽车(600006)更是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降价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别克、比亚迪(002594)等在内的超30个汽车品牌通过厂家补贴或经销商降价等方式参与其中,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燃油车品牌居多。

关于此次汽车厂商间价格“内卷”的原因,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基金经理樊可认为,近三年来,国内市场新能源车销量突飞猛进,同时总量并没有太多增长,一直是存量替代,合资燃油车企压力越来越大,从2022年下半年就开始大力促销,2023年特斯拉掀起价格战之后燃油车压力进一步加剧。据观察,燃油车在今年1-2月销售压力非常大,同比下跌超30%。

此外,乘用车排放国六B法规将于2023年7月开始执行,市场也担心会出现类似2020年二季度的清库存情况。不过,樊可认为,这种情况大概率不会发生。乘用车领域,完整的国六B标准,与国六A成本差异并不大,绝大部分车企都选择了一步到位研发国六B产品,所以实际影响非常有限。

但不得不承认,“去库存”是摆在众多车企面前的关键课题。不仅燃油车,目前新能源汽车也已经出现了过剩。国投瑞银基金施成认为,基本上产业链上大部分环节,都已经是产能大于销量。后续可能将会进入价格战的时间,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零部件激烈竞争,会加速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的过程。

“企业进入残酷价格战的区间,这对于那些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不够强、技术不够好,或者说规模化效应不够大的企业来说是比较不利的。”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基金经理徐成城认为,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之下,市占率越高,垂直一体化能力越强的车企其实才是占优的。对于那些依赖供应商,或者是依赖上游零部件的企业,压力是比较大的。

但任何事情都有其双面性。徐成城进一步表示,在目前销售预期比较疲弱的情况下,降价可以很好的刺激消费,与此同时,还能激励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产品力,比如使用更多与智能驾驶相关的技术、零件和产品等等。毕竟汽车作为成长性行业,产品越来越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买单。

估值高企后陷入调整

“之前市场主要是因为智能化、新能源化的预期,给了整车企业比较高的估值。”在前述华南基金经理看来,符合上述预期的整车企业估值被拔高后,市场分歧开始加大,股价更易因市场消息的扰动加剧波动,这就是近期相关车企股价大幅波动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对于整车企业的投资分歧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其中一个颇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巴菲特对龙头股的减持。去年6月,智能化、新能源化预期最高,整车和电池业务都走在前列的车企龙头比亚迪,市值一度冲向万亿,彼时有市场声音看好比亚迪市值继续冲至1.5万亿。然而,被视作投资界“风向标”的股神巴菲特却开始减持已持仓14年的比亚迪港股。

回溯来看,2008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以8港元/股的价格买入了2.25亿股比亚迪港股,此后持有时间长达14年,2022年6月,比亚迪港股一度上涨至333港元/股,相较巴菲特的买入价涨幅超40倍。两个月后,2022年8月,巴菲特开始首度减持。截至港交所在2月9日的最新一次披露,伯克希尔哈撒韦对比亚迪港股的持股数量约为1.3亿股。

也就是说,半年左右时间,巴菲特累计减持约9500万股,持仓数量已降低超四成。而观察这半年来比亚迪港股的股价走势,仅在今年年初出现回弹,整体仍保持震荡下行,3月10日下跌超8%,最新报收201.2港元/股,较历史高点已回调近四成。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A股方面,尽管比亚迪在去年四季度遭公募基金重仓持股数量继续攀升,但却跌出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之外。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比亚迪被631只基金重仓持有13202.45万股,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11.33%,四季度被累计加仓71.68万股。

新能源车行业贝塔或已见顶

立足当下,对于新能源车的投资,需要更加慎重。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新能源车的行业贝塔或已见顶。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0%,这意味着什么?”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一方面,是对行业过去高增长的肯定;另一方面,是行业未来压力将增大的提示信号。新能源车行业已经步入竞争型市场,在这个新的市场阶段,随着产品社会总产量的提高、价格的下探,龙头公司的利润增速也会受到挑战。

“新能源汽车未来还会很景气,但是像过去呈爆发式增长、所有细分领域都赚钱的这种状态大概率应该不会有了。”徐成城认为,新能源车投资主线有两条,一个是电动化,另一个就是智能化。其中,在电动化(或者电动化率提升)这条赛道,目前面临的压力还比较大。电动化本质上就是降本增效的过程,主要是在电动、电池这一块降本增效。现在因为原料价格比较高,使得电动化这一条路径上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承压。而在智能化的赛道上,徐成城觉得更有成长性。把产品做得越来越好,让消费者、驾驶者的体验越来越好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这样的产品。

中融基金成长投资部总监甘传琦也表示,进入新能源车时代,电动化和智能化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两大趋势。中国品牌不仅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而且具有低成本、快速响应优势。不过,成长性不仅代表成长空间和市场前景,也意味着潜在风险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关注有质量、有壁垒的成长。

校对:陶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