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人民币锚定美元绝非长久之计 上海108岁老人出院,创重症新冠患者治愈年龄纪录 国产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为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 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确保三年内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 5月15日起残疾人两项补贴可申请“全程网办” 【奋斗者正青春】从严寒到初夏,防护服下的青春 解放军报评论员: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 东莞新政:多孩家庭可新增购买一套住房,增值税免征年限降至2年 北京:封控管控区周边商超和前置仓按正常情况的3倍加大备货 巨亏19.51亿元!业绩对赌失败,子公司失控?股价暴跌近60%!股友直呼:“退市退市!闷杀小韭菜!” 抑制病毒15393倍!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发现者:筛选了几千种药物 坚持必能胜利——写在吉林省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之际 中疾控专家:60岁以上人群接种加强针对重症和死亡预防的保护效果更好 瞭望丨上海开启复工键 历时29天累计收治感染者6139人 上海又一市级方舱医院休舱 东莞南京楼市“松绑” 政策给多孩家庭大开绿灯 专家:库存小的城市放松政策要有所保留 谁是芯片王者!净利润增速创七年新高,研发强度创历史,半导体迎高光时刻!三大产业链谁将破围而出,26只高增芯片股出炉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试验成功:3个首次! 梅德韦杰夫:许多国际机构已证明自身无效性,对俄制裁将催生全球安全新架构出现 克而瑞领先股指 | 4月楼市成交降幅继续扩大,指数震荡后下行 “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影响有多大? 当周金融热点回顾:科创板做市商须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千亿基金经理已经“跌没了”,500亿天团仅剩7位;券商资管公募年内增近600亿份 “两田”营利双增、日产走出“戈恩阴影” 日系三大品牌新财年却忧心忡忡 成都银行财报显现“长板效应”:成长速度和资产质量领跑同业 中西部新开盘谍报:成都南昌去化放缓,刚需改善型为主流 时代抛弃美元基金,连声招呼都没打 上海抗疫|应贷尽贷、应续尽续,一季度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累计投放无缝续贷1992亿元 驶离“暗黑4月” 汽车产业还需“三步走” 东莞新政:多孩家庭放宽购房 证满2年可交易转让 “知网向赵德馨教授夫妇登门道歉”上热搜 网友:先把钱赔了 喷浆玉米皮基本面脆弱 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印度首都发生火灾已致27死40伤,总统和总理都发声! 东莞:多孩家庭可新增购房名额,获证满2年可交易 泰达股份收深交所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货币资金、计提减值等方面情况 螺纹期货小幅收涨 现货成交窄幅涨跌 下游需求释放不及预期 建材降速略快板材缓升 融信服务:2021年业绩将于5月15日前刊发 福晟国际:拟引入顺安集团重组 将于5月16日复牌 4月再生PE高压小涨 高成本弱需求博弈未来或偏弱整理 世界可以拒绝俄罗斯原油 却无法拒绝俄罗斯小麦? 与社区并肩 北京银行倾力落实疫情防控和为民服务最后一百米工作 为防“妖镍行情”再度上演 伦金所拟修订场外交易报告规定 西方加大对乌军援力度并对俄加码制裁,普京:俄经济仍保持稳定 “北欧铁娘子”把“中立国”推向北约,法媒:没人知道瑞典和芬兰会付出什么代价 汇市周评:FED紧缩预期支持美元,欧洲经济疲弱施压欧元 露营经济持续火爆 三夫户外5月上旬获40+机构调研 中证协修订发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报备管理办法》 明确发行报备管理机制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 要求证券公司保障稳健薪酬制度有效落实 油价两周后再走低,两大行业组织释放矛盾信号 中证协发布券商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片面追求短期业绩
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黄奇帆:人民币锚定美元绝非长久之计

中新经纬5月14日电 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黄奇帆在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适时建立人民币之锚、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发展面向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五个金融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黄奇帆提到,应对挑战,唯有改革、开放和创新。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激励创新,最大限度把中国这个最大规模单一市场的活力激发出来,进而打造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一切未来和外部的不确定性。

黄奇帆认为,下大力气搞好金融,是下一阶段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激活创新的关键火种、也是扩大开放的重点领域。

黄奇帆指出,金融领域有五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是适时建立人民币之锚。目前,人民币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仍是锚定美元的,这固然有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但从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发展需要来说绝非长久之计。一国的货币应该锚定在自身GDP的含税量上,锚定在自己的国债信用上,只有如此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铸币税。只有有了自己独立的货币锚,有了自己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才有真正自主的货币政策,国内一切金融资产的定价才有了基准。这个问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显得越发迫切,需要研究。

二是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低、对GDP贡献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要素错配,特别是金融错配。前几年房地产一业独大,房价高企绑架中国经济,大量资本裹挟着银行贷款无序涌入房地产业。“房住不炒”背后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来支撑?再比如,目前金融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制造业的好几倍,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利润占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中央明确要求保持制造业一定的比重,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

三是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绿色金融。目前,一方面,“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很快,但作为绿色融资的基础,有关减排和绿色的认证标准和体系仍在探索中。另一方面,中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不可能一夜之间把煤电机组全淘汰掉。这个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即使将来实现了“30·60”目标了,煤电仍是一个重要补充。所以在这个的过程中,金融部门不能谈煤色变,而是要立足国情发展服务绿色转型的融资体系,即“转型融资”。这不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四是加快发展面向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这些年来,中国也涌现了不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但很多机构对真正的先进技术缺乏鉴别力,往往是国外主力机构投了,国内机构才跟进,甚至一窝蜂,在一些领域甚至形成了新的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上一轮消费互联网时代,这些巨头都被外国资本投了重仓。这一轮,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和绿色经济等前沿领域,国内的这些机构能否抓住机遇?

五是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让老百姓(603883)更好的获得财产性收入。即使是普通职工,在正常的工资收入之外,也应该创造条件让其有投资性收益的渠道。比如发展年金,把年金建设成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允许企业年金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于资本市场,这既为职工分享资本增值收益创造了条件,也为资本市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长期资本,一举多得。这是金融服务共同富裕的一种方式,类似的还有很多,需要系统研究。(中新经纬APP)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