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启示
在之前《科技股投资的大格局和小细节》那期文章里,咱们聊过“科技股的从0到1,从1到N,不同产业发展阶段投资选择不同”,最近新能源车行业有了些变化,正好可以把这个问题再形象阐释一下。今天咱们简单聊聊。
新闻一: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拟全额包揽设备制造商“先导智能”最新一期定向增发份额。
铲子股也有冬天和春天
看过咱们《闲聊万科养猪》那期文章的,应该还记得其核心论点“挖金子的不如卖铲子的”;可今天咱们要再深入一层看,其实铲子股也有冬天和春天,且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见下图,来源网络)。

先导此类的设备企业就是行业上游卖铲子的,在大家都踊跃掘金新能源电池领域,也就是行业导入期时,此类企业是最吃香的,但随着行业向成熟期演变,铲子的日子大概率会变难过,因为很多没挖到金子的已经打了退堂鼓,勉强维持的那些也逐步被实现规模经济的挖金老大给挤垮——设备商的需求或需求增长空间会变小,对其下游的议价能力也很有可能被削弱。
因为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位置不同,相对应其中的设备厂商景气度也大不同,当下A股有3家典型:面板—jcdz、锂电池—xdzn、半导体—bfhc。国内面板双雄地位稳固,国际上也开始大杀四方,面板行业明显处在成熟期,产能精简在所难免,jcdz也难言强势;目前锂电几大品牌已经崛起,竞争格局基本稳固,行业正处在成长中后期,扩产速度边际减缓,xdzn能抱上大腿也算不错;而国内的半导体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国产替代导入期,bfhc可谓是春风得意,舍我其谁。
新闻二:近期大盘调整中新能源车异军突起,整车龙头“比亚迪”逆势新高。
产品周期指导投资策略
先简单回顾一下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发展史:行业由发展锂电起步,先富的就是提供锂电池基本材料的上游产业链,比如XX锂呀,XX钴呀,六氟XX啊;而随着上游产能疯狂扩张,参与者大量加入,上游成本迅速降低/利润变薄,话语权到了核心电池厂商手里,如宁德、LG、松下;那未来呢?当电池产能饱和,竞争格局稳定,会不会像智能手机一样,终端产品-整车笑到最后?
当然,本次比亚迪股价新高背后很多故事——获得ipad订单,新车型的预期大卖,大力发展汽车芯片等,但这些恰恰说明了一些问题:科技行业,谁能发现接地气的创新需求,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并因此创造出企业利润,这就是最大护城河;投资人做科技股投资时,标的身处不同的产业链定位,不同的竞争格局,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都可能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投资故事。
文 | 华富基金小蝉整理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对证券市场的研究,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投资的建议或承诺,也不必然作为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此类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人购买基金前,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文中涉及个股仅作为举例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人谨慎决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